首页  |  诚信论坛简介  |  优秀诚信企业  |  诚信企业家  |  诚信品牌  |  诚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  诚信体系建设先进个人  |  精彩回顾

发起单位:
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北京市场协会  
北京市价格协会
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
北京酿酒协会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北京日化协会等15家社会组织

支持单位:
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
北京信息化协会
北京保安协会
北京保洁商会
北京商标协会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北京清洁行业协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北京电子电器协会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
北京商用密码行业协会
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造价管理协会
北京市科技装备业商会
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
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
北京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
北京市摄影行业协会
北京市调味品协会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
北京市物流商会
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
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
北京消防协会
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
北京印刷协会
北京种业协会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
浦发北京清华园支行
北京日光旭升精细化工技术研究所
北京都元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论文集锦  
 
中国社会诚信建设之我见
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王鉴 

   [摘要]中国与西方在诚信的认识上有自律和他律之别。人源于生存本能的趋利避害行为,导致在法制尚不健全、体制不适应、不完善的国家经济转轨期,出现经济领域不诚信问题。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诚信的回归,企业诚信建设是其关键。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完整有效的行为约束与失信惩戒机制。中国的社会诚信建设已日渐成效,其结果必将利国惠民。
   [关键词]诚信、他律、惠民
   【正文】

  1. ?中国与西方在诠释诚信上的区别

   诚然,诚信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诚信观念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史上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一直作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支撑点。在诚信问题上,中西方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不断更迭,传统诚信观大致经历了萌芽期、确立期、政治化时期和实用化时期四个阶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建立在以人为基础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一向被认为是一个人品德的道德标准。中国的这种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上的传统诚信观念,并不要求有成文的约束,强调的是自律。
   与中国在诚信上的传统认识相反,西方的诚信观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契约制度”上。西方文化中的诚信源于基督教文化中的诚信观和古希腊文化延伸出来的契约伦理。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国的法律制度和经济活动中,诚信开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诚信更多需要制度来约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约束,西方人在诚信问题上更多的是依靠利益和法律的约束,表现为他律性和经济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诚信观有了更为成熟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在发展具有自我特色诚信观之时可以借鉴的。

  1. ?伴随发展出现诚信问题的必然性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经济的发展,国家以不断增加投资和鼓励出口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这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生产能力通过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特别是制造业和加工出口,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得以起飞,使几亿人口摆脱贫困,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顺利转轨,多元的社会形态包容了无数大大小小不同体制的微观经济主体,政府鼓励经济发展的措施,给了各个企业经营与获利的机会。但应看到,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也是诚信机制不健全的重要外在环境。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旧的制度在被革除,新的制度还没完全建立,不健全的制度阻碍了信息的充分流转,从而减弱了奖惩机制发挥作用。
   趋利避害本是人行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源于人的求生与畏死的生存本能,但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究竟应该怎样区别“利”和“害”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都具有不诚信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动力的存在,借着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尚不健全,体制尚不适应、不完善,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领域失信严重的现实。
   尽管各个行业都有众多长年坚守诚信经营的楷模企业,但为求得自我的发展,为获得自我更大的利益,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有悖诚信、有悖良知的企业。他们的形迹遍布每个角落,有些经营者和企业表面上光鲜,多以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幌子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欠债不还、不守合同、逃废债务等等,做着损害他人利益、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甚至直接危及人民生命健康的行径。这些经营者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营的秩序、冲击着社会的和谐,成为害群之马,渐渐形成了一股使社会诚信紊乱的逆流。此类事件被媒体披露的不少,即便这些经营者最终会得到应有的下场,但社会信任却因此而下降,造成了广泛的社会道德层面的危机。于是就出现了诸如老人在马路上不幸摔倒,因怕惹祸上身导致一些人不敢上前搀扶的社会现象。这说明了由于诚信的缺失,影响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诚信缺乏已逐渐从经济领域扩散到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给民众带来了诸多疑虑和困扰。

  1. ?和谐社会与发展经济需要讲诚信

   企业并非生而诚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成熟的今天,不完全具备讲诚信的社会经济条件,人们可以选择“守信”,也可以为了利益而宁愿“不守信”。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需要,或者说虽然需要但不能做到讲诚信。恰恰相反,中国不仅需要诚信,而且也应该做到诚信。目前在中国是一种多元化的经济形式,既有自然经济的形式存在,也有货币经济的形式存在;既有计划经济的形式存在,也有商品经济的形式存在。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因素,就有诚信的发展空间。
中国作为新世纪正在崛起的大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势头强劲。因此,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之路要继续走下去,经济的发展更不会停顿,我们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唤回诚信。政府倡导诚信是因为,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人民在呼唤诚信,社会在期待诚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诚信。

  1. ?企业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企业是社会信用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由于大量企业自身尚未建立起内在的信用责任制度,此外市场与社会还没有对企业构成强有力的外在信用约束机制,导致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和短视。
   毋庸置疑,企业经营初期的目的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发财致富,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随着经营的发展,企业目的就变为不断追求从企业的管理、创新、品牌、赢利到规模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在内部,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员工劳动欲望的需求,实现员工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幸福。在外部,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站在原点来思考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价值感受,持续不断地稳定与提升产品的质量,不断通过原创设计、研发创新,把产品附加值和服务带给消费者。从而使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持续的贡献。在这样的目的下企业才可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优秀企业。
   作为国民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应看到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
   企业诚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从而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使企业高效益可持续地发展。一个缺乏诚信理念的企业,短时期内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利益,但"轻言必寡信”,长此以往必将自我毁灭。只有诚信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企业必须牢固树立"有诺必践”的诚信理念,以诚治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勇往直前。
   没有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社会缺乏诚信将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危害,也有悖于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推进行业和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健康成长、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失信惩戒机制是维护诚信的保障

   在今天的中国呼唤诚信,不仅仅停留在从字典上查到的“诚信”字面上的解释或是再讲上几个中外“诚信”的小故事,我们应在批判人本自私的同时要正视人的本性,积极响应政府的倡导共同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这就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并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用各种手段克服人的利己主义的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但要大力提倡在诚信方面的自律,更要对不讲诚信的人实施他律。
   从社会层面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企业的失信、不诚实行为仍然没有起到应有的强约束作用。着手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就包括建立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一定要通过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依法对信用活动行为进行监管和失信惩戒,将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从市场经济的主流中剔除出去,同时激励守信企业单位和个人。
   在这当中,政府即是诚信建设的倡导者也是计划设计者和推动者,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参与诚信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合适的环境和设施,为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政府还是诚信体系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法监管者,应负责并责成相关事务的主管部门制定诚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用法律法规约束手段推进诚信建设。可以说,只有严格的市场规则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才是企业“诚信”的原因所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正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所说:我国企业亟待加强诚信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政府指导、行业推动、企业实施、社会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多元共促的社会责任推进格局。政府部门要发挥指导职能,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体系建设、督促引导的推动作用,企业是社会责任最主要的实施主体,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是推进企业诚信履责的重要力量。

  1. ?中国的社会诚信建设必将利国惠民

   早在2007年初,国家商务部、国资委颁发了《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整规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2007〕3号〉。2010年6月27日在G20国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中国“要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问责制度,特别是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政府机构与国家领导人对社会诚信建设的指示得到了全社会积极的响应。在电力系统,2008年7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文件《关于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推进电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随即展开。
   当前我国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据了解,已有29个省市启动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电力等行业也在稳步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实际上也进一步加强中国信用评级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随着工商行政执法机关逐步起到引导良好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的重要职责,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职责,建立起监管体系,为促进社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政府机构推进防止商业贿赂的机制建设,以更加优异的服务,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诚信体系建设。
   国内大批企业在社会诚信建设的大背景下,评估风险,努力改变在诚信经营、生产安全、员工福利等方面与客观需要相比存在的差距,以便减小自身的经营风险,改善严峻的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些企业把信守诚信作为企业责任的基础,信守承诺。在内部对员工讲诚信,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外部对社会讲诚信,使生意伙伴、服务对象和广大的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有理由相信,未来一个全民讲诚信的中国,定然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会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和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挑战。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免责条款
2009 Power by 北京企业评价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82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