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起单位: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北京市场协会
北京市价格协会
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
北京酿酒协会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北京日化协会
中关村科技中介协会等
支持单位: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
北京信用协会
北京企业联合会
北京企业发展促进会
北京电子电器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企业投资协会
北京电子仪器行业协会
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
北京市豆制品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企协信用评价中心
协办单位:中企评协信用评级中心
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小醉匠酒业有限公司
北京银曼基业化妆品有限公司
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
|
|
|
 |
|
|
|
|
|
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以信为本立于市 |
陈朝伟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摘要】“诚信”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品质。对于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对于组织,诚信是让他人信赖的基础;对于企业,诚信是一个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并持久发展的根本。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成功,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稳固地位,就必须恪守诚实守信的商业操守和经营理念。本文将从企业诚信问题的重要性、企业诚信问题的实质以及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等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说明诚信问题于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诚信 义利观 一、企业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诚信的缺失问题已经不是个案。苏丹红、三聚氰胺、假冒牛羊肉、劣质汽车零部件、瘦肉精案、各种山寨品牌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群众的脆弱神经。还有什么可以吃,还有什么可以穿,还有什么可以用、还有什么可以住,还有什么可以行都成了老百姓关注而确认的基本问题。民众对于企业的信赖和认同滑到了低谷,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局面形成呢?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首先,企业内部的原因是根本原因。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快速变化时期,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在追逐利益。不少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追求短期行为的趋向特别明显。究其原因,企业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产权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企业无法真正地作为诚信经营的有效载体,不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拥有权,就会害怕既得地位和产权的丧失。落实到个人层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内部员工诚信意识的淡薄也是引起企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诚信缺失,经常是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盈利情况不理想,不得已选择失信的代价来应对市场带来的困难,这也体现了我国现在很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而企业对于员工诚信意识的教育也比较薄弱,一些员工出现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工作矛盾频出,维护小团体利益,不顾大局,最终导致整个企业也在这种人员诚信缺失流转中失去方向。 其次,外部原因是企业诚信成长的环境因素。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地发挥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调节作用。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市场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是企业诚信缺失的外部原因。市场越成熟,政府的干预应该越少。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制环境的不健全是最直观的问题。之所以现在出现如此众多的质量门事件,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而失信成本的过低,又是导致市场主体不断地铤而走险,挑战人们神经极限的根源。因为打击力度的不够,导致失信者愈发猖狂,而守信者也慢慢丧失了信念,走上了失信的不归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 第一、诚信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竞争力 企业诚信是企业进行生产的根本前提,是企业形成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好的品牌,无论是古今中外所有品牌的成功无一不是以信字当头,而一旦失信于人,那么这个企业,这个品牌也就一泻千里,难现昔日辉煌。良好的声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一旦丧失了信誉,企业就会丧失他的竞争力,甚至是被市场残酷的淘汰。如三菱汽车长期对其产品设计的缺陷进行隐瞒,并对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事故推卸责任,最终被揭露出来,品牌的信用也一落千丈,差点毁掉自己努力建设多年的国际品牌。 第二、企业诚信缺失会造成运行和交易成本的增加 在企业内部,随着诚信的缺失增加内部契约的成本。在企业外部,由于诚信的缺失,企业在日常的采购、销售、签约等方面都会增加交易成本。企业的发展尤其离不开资金的注入和运行。如果企业诚信缺失,坏账过多,不按期清还债务,银行和其他企业很难给以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援。而如果该企业寻求上市,也肯定找不到融资的途径。企业诚信的缺失在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规划。 第三、企业诚信缺失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破坏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一个经济社会成熟和高度市场化的表现,诚信是维持这一秩序的基本要素。企业诚信的缺失,增大了市场投资的风险和收益难度。投资环境的恶劣,自然会使投资者丧失信心,望而止步。一些企业缺乏诚信,假冒伪劣横行于市,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环境之间如果不能建立良好信用环境,会影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违背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那么最终必然导致市场经济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二、企业诚信问题的实质 人与人之间如果只讲利益追求会带来人际关系的交恶,社会信用度的下降,而如果企业只讲利不讲信用的话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企业诚信问题的实际上就是企业到底是唯利是图还是在追求利的同时,能够坚守义的底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诚信问题所反映的实质就是企业是否有正确的义利观作为引导,是否有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 在经济领域中,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在市场经济中,利益追求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这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在竞争的浪潮中,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讲诚信,泯灭良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落实到个人层面,涌现出一批利己主义者、拜金主义者,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追逐个人私利的过程中,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整个社会风气也随之受到污染。这样的社会风气也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焦虑。 能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道德风向的题中之义,诚信问题最能体现义字在当前社会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这既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虽然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人们都在追逐着利益,但是正确的义利观始终是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最高价值标准,不难看到,“义在先”的传统价值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义利观问题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正确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义利观要求市场经济主体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使市场经济得以良性循环发展;正确的义利观要求个人能够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熏染,自觉创造人与人之间简单和谐的关系。可见,能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见,只有以正确的义利观为基本原则,才能够形成企业的诚信文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够真正地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百年品牌。时代发展的召唤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刺激着企业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 诚如上节所言,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是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而他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正是体现在其对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企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整个市场经济才会健康有序发展,而社会的信用机制也会随之得到不断完善。而企业诚信体制的构建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同时努力。(一)培育企业的诚信文化,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倡导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企业运作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很多高新科技企业都以科研创新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也以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而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最实质的还是企业的诚信文化。培育企业的诚信文化,既是对每一个员工的精神洗礼,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种质的飞跃和提高。所以一家有抱负,有责任心的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给员工进行诚信文化的培训,使广大员工树立企业诚信文化的理念,不断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最终诚信文化的理念就体现在了企业发展的每一环节。在采购上,以诚信合作为基础和前提,才能够提高采购的效率;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才能实现企业的诚信生产;建立诚信的销售渠道,开展积极诚信的促销手段,提高售后服务品质,才能够形成企业屹立不倒的百年口碑。 (二)加强法律的惩治力度,完善政府的市场监管。 从外部措施来看,企业的诚信体制需要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监管的不断优化。之所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普遍存在,和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以及惩治力度不大,失信成本较低有很大的关系。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其保障正是法律的力量。市场经济真正要成为有序的诚信经济就必须依赖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的规范共同作用。法律规范是企业诚信体制建立的可能和有效保障。如果有谁违反了市场的诚信原则,法律的严惩性是对破坏信用机制行为的坚决斗争,是企业信用体制得以完善的坚强后盾。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是必要和有益的,但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市场的不适当干预也导致了一系列企业失信的行为。如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一些保护地方企业的政策,既是市场的监管者,同时又不恰当的干预了市场经济,这对外来企业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对本地企业是一种怠惰滋生的温床。另一方面,政府推出的一些政策变化频率过快,使得企业难以适应,无法进行长期规划,带来很多的短期行为,从而失信行为频生。所以作为市场的监管者,政府应该以引导为主,直接干预为辅。 综上,企业的诚信问题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的诚信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企业能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能否意识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而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从内部措施来看,离不开企业诚信文化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外部措施看,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政府监管是企业诚信文化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湘丽编著.企业的诚信危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年版 作者姓名:陈朝伟 工作单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人才确保本部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57676267 手机:15210862529 电子邮箱:chenchaowei1987@163.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