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起单位: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北京市场协会
北京市价格协会
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
北京酿酒协会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北京日化协会
中关村科技中介协会等
支持单位: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
北京信用协会
北京企业联合会
北京企业发展促进会
北京电子电器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企业投资协会
北京电子仪器行业协会
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
北京市豆制品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企协信用评价中心
协办单位:中企评协信用评级中心
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小醉匠酒业有限公司
北京银曼基业化妆品有限公司
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
|
|
|
 |
|
|
|
|
|
诚信---企业的正能量 |
杨娜 北京金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摘要:企业诚信,其实就是企业的道德规范,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在此基础上运行。企业应当以诚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企业的诚信口碑,提升企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诚信、企业诚信、失信、经济发展 一个个百年企业经久不衰的奥秘是什么?企业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是无数企业人日夜思考的问题。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信誉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树立企业信誉,建立企业市场口碑迫在眉睫! 一、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渐趋成熟,企业要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激流涌上,那么企业的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业界信誉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是靠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所以企业诚信的建设应在当时当刻着手去做!企业要建立诚信机制首先就要杜绝诚信的缺失,目前企业诚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不对市场负责,不对消费者负责。 好多企业忽视了消费者这个主体,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生产各种不合格产品并以各种渠道或赠品附加值的形式兜售给消费者,并从中谋取高额利润,以此来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这些企业都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这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增添了不安分的因素,侵害了公共利益,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其二,市场化经济中的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 企业在市场化经济的运作中会以经济效益为第一出发点选取各类型的经济合作伙伴,有的不法企业正是看到其中的漏洞,以极低的产品价格和高额的利润回报率与其签订产品或劳务合同,可是后期不法企业并没有认真履行合同,既无法按事先约定的数量和质量向购买方提供产品和劳务,也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弥补,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遵守合同的约定。这就导致了企业之间合作率下降,合作成本增加,并阻碍了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活动。 其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投机倒把,损害国家利益。 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偷税、漏税、骗税损害了国家利益。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各项基础建设的保障,税收的减少使国家在公共事业方面的投资就会减少,最终意味着我们能够享受到的公共社会服务会更少。从一定程度上讲,纳税人偷税与逃税已经成了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采用违法的手段制造了社会分配的不公,损害了广大依法纳税公民的利益,更是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上述原因这些企业的生存周期也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借用大仲马的名言: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二、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是企业自身价值观的逐利性。企业自身价值观的逐利性是导致企业诚信缺失的内部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其最终目的无外乎两点:利润的最大化和生存期的永存化。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时,往往会忽视企业诚信的建设,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行为,丧失职业道德,目光短浅必然导致企业这艘航母不能远航。而企业诚信建设当然也不能脱离企业的经济建设独立而行,相反企业的诚信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基石。 其次是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新制度的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型中,由于之前是国家配给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信用并不是特别重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企业越来越多的经济交往,其企业信用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在转型期会产生的摩擦和市场体制的不完善都导致了企业失信行为。正如著名学者万俊人所说那样,经济理性的泛化和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裁制性影响导致了现代人道德理性的严重 弱化,并最终导致现代人道义感的衰退。 再次我国对企业商业信誉法制监管比较薄弱。尽管我国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但经济生活中的违法行为仍然层出不穷,而且在执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缺陷、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来构筑严密的监督体系,甚至出现管理层面上的“内耗”现象,最终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使得这些法律对各种失信行为规范力和约束力大幅度下降。 三、建立企业诚信机制,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真正持久的经济效益来自于诚信经营。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执法必严。社会信用法制环境不断完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企业诚信建设政策法律环境不断改善。调查显示,83%的企业认为国家和地方诚信立法进程正在加快,社会诚信法制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更要利用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特点,鼓励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行为,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违反合同、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所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的经济主体都要给予平等地保护,对所有违背诚信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严惩不待。 第二,加强企业内部监控体制。建立企业诚信首先应先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照章办事有据可依。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诚信意识,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片面强调以市场为中心,一切围绕市场转,忽视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为了占有市场,有些企业搞广告大战,花大钱、请名人,铺天盖地搞宣传,甚至搞虚假广告,引起消费者反感,损害企业形象;有些企业搞价格大战,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讲质量、误导市场,坑害消费者;还有些企业搞五花八门的促销大战,甚至搞回扣、搞提成等歪门邪道,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誉观,以社会信誉为中心,实现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和市场的可持续拓展。企业要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企业讲诚信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信赖和支持,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守信者必将受到市场的奖赏,而失信者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第三,企业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诚信环境。领导者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其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企业中建立一支勤政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加强企业诚信管理的关键。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向扁平化发展,减少中间层,消除地位级差,实现所有成员的平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取信职工的最好方法,领导者以厂为家就能为员工树立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榜样,使企业的诚信理念不走样地传递给职工。所以,以身作则是打造诚信的捷径。另一方面,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员工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存在员工怠工和蓄意破坏、泄密等行为,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诚信环境,让全体员工从内心真正树立企业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切实感受到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能自觉以诚信做人、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沟通客户、以诚信坚守岗位、以诚信捍卫企业。 第四,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网络,报纸,移动通信等等,各种传媒载体如洪水般涌向我们。使消费者轻而易举得到各种想要的信息,企业的诚信,产品的质量,售后的完善……都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考虑的要素。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塑造企业诚信形象,就要严把质量关,向市场提供“零缺陷”的产品。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在市场经济社会,服务也具有商品的价值,同样质量的产品,可能因服务好而带来更多的客户、更多销售量,从而使产品“增值”,如果服务差则会使产品“减值”。持“产品质量诚信”、“服务诚信”,这样的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就长青基业。 诚信,是企业的正能量。如果这种正能量在企业间不断传递发展,那么我们就能打造出一个诚信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企业无形降低了信用交易成本,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参考文献: (1)任兴周.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许韬:《关于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商业现代化》2007年10S期 作者:杨娜 工作单位:北京金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行政管理中心 职务:行政助理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东土城路乙14号四层 邮编:100013电话:64274772转102 手机:15801597885 电子邮箱:hengheng088@163.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