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起单位: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企业评价协会
北京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北京市场协会
北京市价格协会
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
北京酿酒协会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北京日化协会
中关村科技中介协会等
支持单位: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质量评价协会
北京信用协会
北京企业联合会
北京企业发展促进会
北京电子电器协会
北京机电行业协会
北京企业投资协会
北京电子仪器行业协会
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
北京市豆制品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企协信用评价中心
协办单位:中企评协信用评级中心
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小醉匠酒业有限公司
北京银曼基业化妆品有限公司
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
|
|
|
 |
|
|
|
|
|
对企业主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心态意识探析 |
朱万楼 北京正信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
摘 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把企业信用放大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在传统道德与现代经济规则交织下,企业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成熟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的广大中小企业主是怎样理解信用问题的,他们是如何面对信用经济的?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企业主 ; 心态;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党和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来抓。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2007年,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进一步明确“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十八大”报告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次将“诚信”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 可以明确看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社会信用体系从另一个层面,同政治的、法律的制度一起,构成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出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从树立企业信用管理意识、参加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开始的。同时,企业参加信用评价的过程也是打造企业信用基础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企业自律,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自古以来我们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的古训,更有“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的警句,可以说“诚”与“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那么将中国传统的道德诚信文化同现代市场的信用经济文化相结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单元——中小企业主是如何参与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的?他们的心态意识又是怎样?这里归纳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情况: 一、对信用认识模糊,认为信用无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进入一个竞争相对不激烈的行业,企业主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扩大销售——赢得利润——扩建——再扩张的发展模式中,认为企业首要任务是更多销售产品,创造利润,规模制胜,信用是企业发展中的次要问题。企业主认为企业信用等同于老板个人的道德品质,认为生产、销售好的产品,不用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消费者,即是信用好。并不认为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社会行为、人员素质等因素会影响企业信用,对信用的理解还是停留在道德意识层面。这部分的企业主不接受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对企业信用管理也是漠不关心。 二、观望、迟疑心态 由于我国信用管理行业起步晚,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还未建立统一目标责任机构管理,未能树立行业整体公信力和权威性。企业对于参加信用评价的市场认可程度以及对评价指标、评价程序的科学性、公正性存在质疑。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非强制性认证,多数企业主都会选择能为企业直接带来现实效益的认证,而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和领域还没能推广开来,因而,企业主参与信用评价的积极性不高,产生了观望和迟疑的态度。只有少部分企业会在有同行参与的示范效应下做出尝试。 三、侥幸、赌博心态 有少数企业主利用我国信用行业发展不成熟,评价机构良莠不齐,评价指标不科学和评价过程不严谨的现状,会在自身信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侥幸通过审核,把获得评价证书当做炫耀的资本,大肆用于企业包装、宣传、招商或是竞标使用,蒙蔽消费者和合作方,进行商业欺诈,从而渔利。 四、认识片面、目的单纯 有部分企业主缘于自身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低,选择参与信用评价获得证书,其目的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包装和宣传,以促进销售。并不对树立企业信用意识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做过多的考虑,这类企业主认为信用评价只是为企业外衣镀金,认识片面、目的单纯。 五、受现实需求的驱使 目前辽宁、浙江、内蒙古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政府采购招标中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政策。推行使用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将报告作为重点工程招标人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依据,规定了信用分在100分的招投标考核中,占1~5分不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企业自主申报参加信用评价的现实需求。通过信用评价,促使企业重视自身信用建设,信用评价过程所涉及到的企业资本及运营、产品及服务、人员素质与企业管理、公共关系与社会行为以及发展趋势等诸多内容和指标要求是企业经营、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通过对评价标准的对照,客观上使企业认清差距、改进不足,纠正信用欠缺、加强管理,努力获得更高的信用评价等级。 六、企业发展自身需求,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单纯的硬性优势,越来越容易被复制超越,企业经营变得更加困难。一些企业在渡过原始积累期后,意识到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一种实际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控制销售风险,使其最小化,减少或避免坏账损失,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声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类企业主主动要求参加企业信用评价,关注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期通过评价改进自身信用建设方面的不足,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各项内容。企业主希望获得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实施一套高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信用行为和信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现阶段,具有后两种信用意识的企业主只占少数。究其原因,第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间短,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社会信用意识不足,还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文化。这需要继续加大诚实守信的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尚。第二,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未能有效实施。信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仅仅靠道德教化,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来维护。应推动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建设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加大失信成本,使让失信者遭到市场的淘汰,同时保护诚实守信者,让守信者获得收益。第三,信用产品的使用领域小。市场需求是信用制度存续的基础,政府应带头使用信用产品,使信用企业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资质认定管理、市场准入政策制定等工作中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并鼓励各行业扩大信用产品使用范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使信用产品的运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切实支持信用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企业主切不可图一时之利,而废一世之信,应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树立“有信则立,无信则废”的经营理念,长期坚持诚信为本,形成诚信的企业品格,铸就企业强大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树林,时恩复。《企业信用管理与调查评价手册》,2004: 1-35. [2]钟瑶。 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殷成东。建立我国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04(6) . 作者:朱万楼 单位:北京正信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职务:执行总监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62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52895578 手机:13501186905 电子邮箱:cecrec@126.com |
|
|
 |
|